工程机械成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新热点
2012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集体上岸,沦为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上的标志性事件。一年下来,成绩如何?或提高技术和品牌,或拓宽产品线,或夺得海外市场,多数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交还了一份不俗的答卷。 江苏徐工是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。
今年4月,徐工宣告并购德国施维英多数股权。正在此间举办的2012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上,徐工和施维英联手经常出现,表明并购初见成效。 徐工董事长王民告诉他记者,施维英在混凝土设备领域有78年的历史,在100多个国家有代理商。
徐工的混凝土设备近年虽然发展迅速,但离竞争对手仍有极大差距。2011年,徐工营业收入突破870亿元。
并购施维英,将为集团贡献一个规模约100亿元、并有较好成长性的产品板块。 广西柳工今年年初宣告耗资3.35亿元,并购波兰HSW公司的民用工程机械业务。今年5月,柳工波兰基地的首台装载机下线,迈进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在欧洲本地化生产的最重要一步。
柳工总裁曾光安回应,并购伊始的主要任务是统合,还包括研发统合、业务统合等,现在获得的成绩可以说道多达预期。比如在简单的劳工问题上,通过与当地工会合作,将波兰基地的生产效率提高了40%。
柳工目前的海外业务占到比是24%,再加波兰基地后,期望在2015年突破30%,2020年超过50%,沦为确实的国际化企业。曾光安说道。 湖南三一集团今年年初并购昔日的老师德国大象公司,一时间震动业界。
吐出大象之后,消化否成功,沦为社会注目热点。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回应,大象提高了三一的技术实力,而三一可以消弭大象的高成本运营难题。两者手牵手后,德国大象的经营明显好转,到目前为止销售收入同比快速增长30%,利润则是去年同期的4倍。他毫不讳言,欧洲经济陷于下滑,给了三一在国际市场狩猎的机会,今后还有可能有新的海外收购目标。
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集体上岸,代表了中国企业回头过来的一种新趋势:由先前射击能源资源等实物资产,改向注目品牌、技术和渠道等无形资产,以造就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。无形资产的核心要素是人,对人的管理似乎核对实物的管控无以。红杉资本合伙人沈南鹏说道。
从目前情况看,挑战早已经常出现。一方面,由于世界经济下滑,贸易、投资保护主义浮现,给上岸带给很多障碍。如三一关联公司在美国的一桩并购,就遭美国政府拒绝接受。三一为此已明确提出裁决。
本文关键词:工程机械,成,中国企业,“,走出去,”,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,新热点
本文来源: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-www.czlvy.com